放諸四海而皆準
- 放諸四海而皆準拼音:
-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放諸四海而皆準解釋: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 放諸四海而皆準出處:
- 《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 放諸四海而皆準例句:
- 使人增長其幸福者,謂之善;使人減障其幸福者,謂之惡。此主義放諸四海而皆準,俟諸百世而不惑。★梁啟超《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邊沁之倫理說》
近義詞:放之四海而皆準
反義詞:養癰遺患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普遍性的真理
繁體:放諸四海而皆準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結構:復句式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形式:7字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文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chengyu/1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