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簡介
「宋朝」-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后四學(xué)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為「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寧二年(110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為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07),蔡京復(fù)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為元祐大臣所薦,為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xiāng)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后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后。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寧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隨亦入浙,經(jīng)臺、嵊、黃巖,從御舟海道至溫州,復(fù)至越州,衢州,于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后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于朝。卒年約七十馀。善屬文,于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chuàng)詞「別是一家」之說,其詞創(chuàng)為「易安體」,為宋詞一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后人所輯。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dāng)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云云。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
李清照生平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xué)藝術(shù)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xué)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詳情李清照創(chuàng)作風(fēng)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jù)今人所輯…詳情李清照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dāng)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別本”分5卷。黃升《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詳情李清照相關(guān)紀念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xiàn)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山東章丘紀念館 章…詳情李清照評價
總體評價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詳情
李清照相關(guān)資料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網(wǎng)友上傳(或整理自網(wǎng)絡(luò)),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詩詞吧免費發(fā)布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zhuǎn)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shiren/264.html
李清照的詩詞
- 《臨江仙·梅》
- 《滿庭芳·小閣藏春》
- 《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 《怨王孫(春暮)》
- 《念奴嬌·春情》
- 《滿庭芳(芳草池塘)》
- 《好事近·風(fēng)定落花深》
-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 《慶清朝·禁幄低張》
-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 更多李清照的詩詞>>>
熱門名句
- 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
- 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fēng),又過東風(fēng)
- 沉憂能傷人,綠鬢成霜蓬
-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 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fēng)楊柳絲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 漢月垂鄉(xiāng)淚,胡沙費馬蹄
熱門成語
- 清心省事 [qīng xīn shěng shì]
- 假道滅虢 [jiǎ dào miè guó]
- 人人自危 [rén rén zì wēi]
- 池魚遭殃 [chí yú zāo yāng]
- 沒身不忘 [mò shēn bù wàng]
-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fān shǒu wéi yún,fù shǒu wéi yǔ]
- 刻章琢句 [kè zhāng zhuó jù]
- 顧彼失此 [gù bǐ shī cǐ]
-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
- 密意幽悰 [mì yì yōu c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