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機著述
-
陸機被譽為“太康之英”。流傳下來的詩,共105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鐘嶸《詩品》卷上評:“晉平原相陸機。其源出於陳思。才高詞贍,舉體華美。氣少於公干,文劣於仲宣。尚規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張公嘆其大才,信矣!”
賦今存27篇,比較有出色的有《文賦》,《嘆逝賦》,《漏刻賦》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論》,代表作還有《吊魏武帝文》。陸機還仿揚雄“連珠體”,作《演連珠》五十首,《文心雕龍·雜文》篇將揚雄以下眾多模仿之作稱為“欲穿明珠,多貫魚目”,獨推許陸機之作:“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于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閑可贍。足使義明而詞凈,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可稱珠耳。”陸機作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了駢文的先河。張華對他說:“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弟陸云曾給他寫信說:“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后來葛洪著書,稱“機文猶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銳漂逸,亦一代之絕乎!”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評其詩文云:“陸機才欲窺深,辭務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張溥贊之:“北海以后,一人而已”。另外,陸機在史學方面也有建樹,著有《晉紀》四卷,《吳書》(未成)、《洛陽記》一卷等。
南宋徐民臆發現遺文10卷,與陸云集合輯為《晉二俊文集》。明朝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陸平原集》。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金濤聲校點的《陸機集》。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1日出版劉運好校注的《陸士衡文集校注》。
-
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出身于東吳的大世族地主家庭,祖父陸遜是吳國的丞相,父陸抗是吳國大司馬。吳亡之后,他與弟弟陸云到洛陽,以文章為當時士大夫所推重。晉惠帝太安二年(三○三),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任命他為后將軍、河北大都督。戰敗,在軍中遇害,年四十三。陸機的詩名重當時。現存的共一○四首,入洛之前,多抒發國破家亡之慨,入洛之后,多敘述人生離合之情。但總的傾向是內容空泛,感情貧乏。他的樂府、擬古諸詩,多規仿前人體格,詞句工麗,間用排偶,實開宋、齊以后形式主義的詩風。他的賦和文,多抒發自己的感觸和體會,但內容仍不夠深厚。有《陸士衡集》,又近人郝立權撰有《陸士衡詩注》。
作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文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wenzhang/1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