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開文學主張
-
柳開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他提倡復古,反對五代頹靡的文風,他提倡一種“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稱“師孔子而友孟軻,齊揚雄而肩韓愈”(《上符興州書》)。他十幾歲時便開始學習韓愈文章。后來又以六經為榜樣,提倡古文。他認為古文“非在辭澀言苦,使人難讀誦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謂古文也”(《應責》);他還稱贊揚雄“能言圣人之辭,能明圣人之道”(《漢史揚雄傳論》),并以此自期,宣揚文道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文也。”(《應責》)他認為道和文有主次的關系,“文惡辭之華于理,不惡理之華于辭”,他特別強調道對文的決定意義,認為文應該為現實政治文化服務。柳開的理論是后來歐陽修詩文革新運動的先聲,他的古文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宋初浮糜的文風,他主張文字要宣傳孔孟之道,作文要有助于封建教化,提倡古文,反對北宋初的浮靡文風。
柳開在宋初自覺地以恢復韓、柳古文的傳統為己任。最早反對五代體,標舉文統和道統,主張文道合一,有鼓吹復古、倡導質樸文風的開創之功。其作品文字質樸,但枯澀,缺乏感動人的力量,他的復古提倡并沒有產生重大影響。文章也未能密切聯系實際,“隨言短長”,得心應手,除《上竇僖察判書》寫得平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辭澀言苦”的缺點,因此影響不大。
所著《河東先生集》,有《四部叢刊》影舊鈔本。 《宋史》卷四四○有傳。梆開詩,《河東先生集》中僅存五首,另從他書輯得三首。
-
柳開
柳開(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號東郊野夫;后改名開,字仲涂,號補亡先生,大名(今屬河北)人。開寶六年進士,歷任州、軍長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韓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復興古道、述作經典自命。反對宋初的華靡文風,為宋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作品文字質樸,然有枯澀之病,有《河東先生集》。詩作現存八首。
作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文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wenzhang/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