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的古詩有哪些?(關于祖國大好山河的詩句)
-
?
關于國家的古詩有哪些?
網上有關“關于國家的古詩有哪些?”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關于祖國大好山河的詩句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代陸游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愿出門。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二、《涼州詞》-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三、《從軍行》-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四、《從軍行》-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五、《滿江紅·寫懷》-南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關于祖國大好山河的詩句
滿江紅·寫懷(岳飛) 春望(杜甫) 岳陽樓記(范仲淹) 過零丁洋(文天祥)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示兒(陸游) 離騷(屈原)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辛棄疾)
夏日絕句(李清照)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陸游) 泊秦淮(杜牧)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陸游)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陸游)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荊軻歌 / 渡易水歌(佚名) 正氣歌(文天祥) 白馬篇(曹植)書憤五首·其一(陸游) 九歌·國殤(屈原)
獄中題壁(譚嗣同) 秦風·無衣(佚名) 南園十三首·其五(李賀) 別云間(夏完淳)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辛棄疾) 病起書懷(陸游)
贊美祖國的古詩10首
詩句見下面: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贊美祖國的古詩有:《春望》、《夏日絕句》、《州橋》、《題臨安邸》、《念奴嬌·赤壁懷古》、《登高》、《望天門山》、《使至塞上》、《涼州詞》、《旅夜書懷》。
1、《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活著應當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直到現在人們仍然懷念項羽,因為他寧肯戰死也決不再回江東。
3、《州橋》宋·范成大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譯文:州橋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佇足南望,他們年年盼望王師返回。哭不成聲,強忍淚水詢問使者:什么時候真有我們朝廷的軍隊過來?
4、《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春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5、《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云,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一時間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作為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似的,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6、《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秋風急秋氣高猿聲凄哀,洲渚青沙灘白鳥兒回旋。落葉一望無際蕭蕭墮下,長江不見盡頭滾滾涌來。萬里悲秋感慨長期漂泊,一生多病獨自登上高臺。深為憾恨鬢發日益斑白,困頓潦倒病后停酒傷懷。
7、《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8、《使至塞上》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9、《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10、《旅夜書懷》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岸邊的細草,高聳桅桿的小舟停江邊。星星垂向廣袤空曠平野,明月照射著奔流的大江,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我漂泊的生涯像什么呢,就如天地間孤飛的沙鷗。
?360首古詩中有那些愛國詩句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關于國家的詩詞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自:唐代王昌齡《出塞》
譯文:大丈夫當有如此志,有我在,決不讓敵寇侵入我的山河。
賞析: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只要有衛青那樣的名將,敵人的馬隊就不會度過陰山。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自古以來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這顆赤誠的心來光照史冊。
賞析:文天祥把做詩與做人,詩格與人格,渾然一體。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3、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自:唐代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譯文:自古以來,軍人戰死沙場,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
賞析:“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
4、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出自: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譯文:愿將此身報效國家,又何須活著回來呢?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出自: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譯文: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傾聽那風雨的聲音,披著鐵甲的戰馬馳過冰河征戰疆場的情景又進入我的夢境。
與“愛國”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與“愛國”有關的詩句有: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 王昌齡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 陸游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 杜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 杜甫
詩句出處及賞析:《出塞》
年代:唐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
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
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
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
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示兒》
年代:宋作者: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泊秦淮》
年代:唐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脫;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于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調,借陳后主之尸,鞭笞權貴的荒*,深刻犀利。
《過零丁洋》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茍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譴責!
如果說首聯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么,頜聯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本來就夠慘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后,曾從皇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當時前臨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皇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而尾聯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
《春望》
年代:唐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關于國家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具體如下:
一、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二、唐:劉禹錫《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三、唐代: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四、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與國家有關的古詩
與國家有關的古詩詳細內容如下:
1、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從軍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5、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中寫家國情懷的意義
1、古詩通過抒發對家鄉的思念和熱愛,激發人們對故土的情感。在古詩中,詩人常常以家鄉為題材,通過描繪家鄉的美景、風土人情、文化傳統等,表達對家鄉的眷戀和懷念之情。這些詩篇可以激發人們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促進家鄉的發展和進步。
2、古詩也通過對國家的贊美和關切,表達了人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在古詩中,詩人常常以國家為題材,通過描繪國家的繁榮昌盛、文化傳統、民族精神等,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和崇敬之情。這些詩篇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從而促進國家的繁榮和進步。
3、古詩還可以通過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反映,表達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在古詩中,詩人常常以社會現實為題材,通過描繪社會現象、人民疾苦、國家興亡等,表達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之情。這些詩篇可以引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關于“關于國家的古詩有哪些?”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zhishi/1709.html
主欄目導航
新增導航欄目
新增導航欄目
熱門知識
熱門詩文
熱門名句
- 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
-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 今日獨來香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
-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閨里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 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