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塞外詩的岑參的邊塞詩)
-
?
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
網上有關“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塞外詩的岑參的邊塞詩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詩詞鑒賞# 導語岑參詩詞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下面 就給大家分享下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歡迎閱讀!
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3、《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4、《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5、《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6、《火山云歌送別》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7、《首秋輪臺》
異域陰山外,孤城雪海邊。
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墻濕,風搖毳幕羶。
輪臺萬里地,無事歷三年。
8、《玉門關蓋將軍歌》
蓋將軍,真丈夫。
行年三十執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須。
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
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
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
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酡酥。
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只是蒼頭奴。
美人一雙閑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無,今日喜聞鳳將雛。
可憐絕勝秦羅敷,使君五馬謾踟躕。
野草繡窠紫羅襦,紅牙縷馬對樗蒱。
玉盤纖手撒作盧,眾中夸道不曾輸。
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
騎將獵向城南隅,臘日射殺千年狐。
我來塞外按邊儲,為君取醉酒剩沽。
醉爭酒盞相喧呼,忽憶咸陽舊酒徒。
擴展閱讀:岑參的詩詞生涯
岑參早期詩歌多為寫景、抒懷及贈答之作。山水詩風格清麗俊逸,頗近何遜,但語奇體峻,意境新奇;感傷不遇,嗟嘆貧賤的憂憤情緒也較濃。如《感遇》、《精衛》、《暮秋山行》、《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調。他既熱情歌頌了唐軍的勇武和戰功,也委婉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悲慘。火山云,天山雪,熱海蒸騰,瀚海奇寒,狂風卷石,黃沙入天等異域風光,也均融入其詩。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輪臺歌》。此外,他還寫了邊塞風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處以及將士的思鄉之情和苦樂不均,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創作題材和藝術境界。
岑參晚年詩歌感時傷亂,漸趨消沉。入蜀后,山水詩中添奇壯特色,但隱逸思想在詩中也有了發展。
岑參是唐代的邊塞詩人。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他充滿激情地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斗精神,如《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寫了將士們勇往直前、轉戰沙場雪海的壯烈場面。“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將士們奮不顧身,充滿了忠勇愛國的精神。又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詩人描繪將士們在風雪中緊張的戰前行軍:“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岑參也揭露了軍營生活中苦樂不均的現象。
塞外詩的岑參的邊塞詩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715--770)的詩氣勢宏偉、想象豐富、色彩絢麗、熱情澎湃。與高適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繪了邊塞奇麗多姿的生活。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是岑參邊塞詩的基調。《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最后一篇尤為突出,他竟用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北國八月飛雪之美,使荒蠻雪封之地頓時春意盎然。天氣的寒冷,依依的離情別意,悠悠的思鄉愁緒,在詩人的筆下都著染了奇麗豪邁、浪漫樂觀的奇情異彩。除此之外,岑參還有不少描寫邊塞奇景風俗的詩作,如《火山云歌送別》、《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首秋輪臺》、《玉門關蓋將軍歌》等,這些作品更增添了岑參邊塞詩浪漫多姿的藝術豐采。
高適、岑參的著名邊塞詩
岑參(715-769)是盛唐邊塞詩的的主要創作者,這和他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向往從軍立功,把它當作求取功名的一條主要途徑。從軍前,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終日不得意,出門何所之。從人覓顏色,自嘆是男兒。”(《江上春嘆》);“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金吾。”(《玉門關蓋將軍歌》);“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從天寶八年(749)開始,岑參兩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書記,后赴北庭任節度判官,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邊塞生活,歷練成為一個邊塞詩人。
岑參邊塞詩的特色及價值在于充滿了山川奇氣和愛國壯志。所謂山川奇氣,即以邊疆自然風光作為詩歌意象,在絕域的荒涼和廣漠中挖掘莊嚴和美麗,并加以熱烈歌頌,這是岑參詩歌的獨到之處。所謂愛國壯志,即抒寫邊防將士保衛邊疆的正氣。在藝術上,善于觀察,精于描繪是他的特長。岑參詩常用的表現手段是:豐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張。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團旋風桃花色”比喻駿馬,以刀割面比喻寒風,都是新奇的。夸張更為常見,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馬川行》);“都護寶刀凍欲斷”(《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現力的夸張。詩體形式上,岑參長于七言古詩,容量大,內容豐富,氣勢充沛。 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岑參的邊塞詩句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感情熱烈,氣勢雄渾,場景壯闊,色彩瑰麗,想象豐富,句式跳躍,語言奔放。他的作品寫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邊塞奇異壯麗的風光
如寫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又如寫熱海:“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燕砂礫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為例分析詩人所擅長的奇景刻畫。白雪點明寫詩的背景。歌,點明詩歌的體裁是樂府。送武判官歸京是寫作的事由。詩是詠雪送人之作。“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開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由風而見雪,因鋪墊而富有氣勢。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一個“即”字,傳出驚喜好奇的詩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方飛雪,卻用南國的春風和梨花作喻。把蕭索酷寒轉化為絢麗爛漫,花團錦簇的景象傳達出大雪紛飛的姿態。“忽如”顯出雪來得急猛緊。接著四句以奇寒中將士的感受寫雪的威力。“散入珠簾濕羅幕,虎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也是詩人“好奇”的表現。緊接著鋪敘送別的場景,帳外“翰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以夸張筆墨勾畫塞外雪景,氣勢逼人。“慘淡”二字又為送別定下基調。帳內置酒送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送客出軍門,只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也是一處奇景,鮮艷的紅旗在寒風中凍結,于是冷色調的白和暖色調的紅形成了鮮明的反襯,凍結的旗和漫天的飛雪形成反襯。在色彩鮮麗的畫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覺。“輪臺東門送君區,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結尾雪上的馬蹄印跡,伴隨著詩人深情的目光,漸行漸遠,闡說著悠悠不盡的離情。在這首詩中,詩人對詩歌意象“雪”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筆力矯健,既有大筆揮灑,又有細節勾勒,既有真實摹寫,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鮮明,意境獨特,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
(2)奇情:艱苦的軍旅生活中,滲透著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馬川》為例,《走馬川》寫在詩人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期間。走馬川為唐輪臺西邊的白楊河(輪臺在今天烏魯木齊的西邊)。行,是樂府詩體的標志。封大夫為即將出征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詩是為他壯行而作,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在走馬川中頂風冒雪夜行軍的緊張場面。詩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平沙莽莽,狂風夜吼,碎石亂飛,這是出兵的環境。詩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頂風冒雪夜行軍的邊防戰士斗志昂揚,和環境形成反襯。詩的最后部分,“馬毛帶血汗氣蒸,五花連餞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之短兵不敢接,東師西門佇獻捷。”行軍生活艱苦,而唐軍士氣昂揚,有必勝信念,形成反襯。該詩極力夸張渲染環境和氣候的惡劣,反襯出全軍上下的高昂士氣和不畏艱險的精神。詩歌當中的場景如:黃沙漫天、風吹石走、風刀割面,馬汗成水,硯水凍凝,獨特且洋溢著豪壯之情。 A、在寫作技巧方面,詩人抓住了典型環境和細節。《走馬川》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征的險惡環境。“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白日絕域風沙景色,開頭三句無一個風字,但捕捉到了風色,刻繪了風的猛烈。“輪臺九月風夜吼”,由暗寫封轉為明寫,由白天的風色轉為夜晚的風聲,狂風咆哮。緊接著以石頭來側面描寫風,大如斗的石頭隨風亂走,勾勒出風的狂暴。這種惡劣環境中,頂風冒寒前進的唐軍將士出現了,“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重任在肩,“半夜軍行戈相撥”,以戈相撥寫軍容整肅,“風頭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寫行軍感受。連戰馬都感受到了臨戰的緊張氣氛,“汗氣蒸”,“旋作
冰”對戰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畫,是詩人細致觀察的結果。經過這樣充分的烘托鋪墊后,讀者自然會聯想到:這樣的軍隊,又有誰能敵呢?
B、詩歌還擅長用反襯和夸張手法,極力渲染環境的艱苦,天氣的惡劣,從而反襯出將士的不畏艱難和高昂的愛國熱情。
C、從句式上來看,押奇韻,每三句一換韻,三句之中句句押韻,形成拗峭勁折的音節。似緊鑼密鼓,形成緊張急促的節奏,猶如戰斗進行曲。
岑參的邊塞詩有哪些
高適:別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第二首
六翮飄飖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岑參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它的邊塞詩尤為出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有哪些著名的邊塞詩吧!
岑參曾經兩次從軍邊塞,作了許多有關于邊塞的詩詞,對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進行了記錄。他的邊塞詩具有特色的語言和鮮明的情調,“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他的邊塞詩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磧中作》、《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等。
岑參代表作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塞外詩的岑參的邊塞詩
岑參(715-769)是盛唐邊塞詩的的主要創作者,這和他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向往從軍立功,把它當作求取功名的一條主要途徑。從軍前,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終日不得意,出門何所之。從人覓顏色,自嘆是男兒。”(《江上春嘆》);“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金吾。”(《玉門關蓋將軍歌》);“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從天寶八年(749)開始,岑參兩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書記,后赴北庭任節度判官,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邊塞生活,歷練成為一個邊塞詩人。
岑參邊塞詩的特色及價值在于充滿了山川奇氣和愛國壯志。所謂山川奇氣,即以邊疆自然風光作為詩歌意象,在絕域的荒涼和廣漠中挖掘莊嚴和美麗,并加以熱烈歌頌,這是岑參詩歌的獨到之處。所謂愛國壯志,即抒寫邊防將士保衛邊疆的正氣。在藝術上,善于觀察,精于描繪是他的特長。岑參詩常用的表現手段是:豐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張。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團旋風桃花色”比喻駿馬,以刀割面比喻寒風,都是新奇的。夸張更為常見,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馬川行》);“都護寶刀凍欲斷”(《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現力的夸張。詩體形式上,岑參長于七言古詩,容量大,內容豐富,氣勢充沛。 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岑參的邊塞詩句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感情熱烈,氣勢雄渾,場景壯闊,色彩瑰麗,想象豐富,句式跳躍,語言奔放。他的作品寫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邊塞奇異壯麗的風光
如寫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又如寫熱海:“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燕砂礫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為例分析詩人所擅長的奇景刻畫。白雪點明寫詩的背景。歌,點明詩歌的體裁是樂府。送武判官歸京是寫作的事由。詩是詠雪送人之作。“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開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由風而見雪,因鋪墊而富有氣勢。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一個“即”字,傳出驚喜好奇的詩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方飛雪,卻用南國的春風和梨花作喻。把蕭索酷寒轉化為絢麗爛漫,花團錦簇的景象傳達出大雪紛飛的姿態。“忽如”顯出雪來得急猛緊。接著四句以奇寒中將士的感受寫雪的威力。“散入珠簾濕羅幕,虎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也是詩人“好奇”的表現。緊接著鋪敘送別的場景,帳外“翰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以夸張筆墨勾畫塞外雪景,氣勢逼人。“慘淡”二字又為送別定下基調。帳內置酒送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送客出軍門,只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也是一處奇景,鮮艷的紅旗在寒風中凍結,于是冷色調的白和暖色調的紅形成了鮮明的反襯,凍結的旗和漫天的飛雪形成反襯。在色彩鮮麗的畫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覺。“輪臺東門送君區,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結尾雪上的馬蹄印跡,伴隨著詩人深情的目光,漸行漸遠,闡說著悠悠不盡的離情。在這首詩中,詩人對詩歌意象“雪”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筆力矯健,既有大筆揮灑,又有細節勾勒,既有真實摹寫,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鮮明,意境獨特,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
(2)奇情:艱苦的軍旅生活中,滲透著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馬川》為例,《走馬川》寫在詩人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期間。走馬川為唐輪臺西邊的白楊河(輪臺在今天烏魯木齊的西邊)。行,是樂府詩體的標志。封大夫為即將出征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詩是為他壯行而作,這首詩集中描寫了在走馬川中頂風冒雪夜行軍的緊張場面。詩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平沙莽莽,狂風夜吼,碎石亂飛,這是出兵的環境。詩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頂風冒雪夜行軍的邊防戰士斗志昂揚,和環境形成反襯。詩的最后部分,“馬毛帶血汗氣蒸,五花連餞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之短兵不敢接,東師西門佇獻捷。”行軍生活艱苦,而唐軍士氣昂揚,有必勝信念,形成反襯。該詩極力夸張渲染環境和氣候的惡劣,反襯出全軍上下的高昂士氣和不畏艱險的精神。詩歌當中的場景如:黃沙漫天、風吹石走、風刀割面,馬汗成水,硯水凍凝,獨特且洋溢著豪壯之情。 A、在寫作技巧方面,詩人抓住了典型環境和細節。《走馬川》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征的險惡環境。“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白日絕域風沙景色,開頭三句無一個風字,但捕捉到了風色,刻繪了風的猛烈。“輪臺九月風夜吼”,由暗寫封轉為明寫,由白天的風色轉為夜晚的風聲,狂風咆哮。緊接著以石頭來側面描寫風,大如斗的石頭隨風亂走,勾勒出風的狂暴。這種惡劣環境中,頂風冒寒前進的唐軍將士出現了,“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重任在肩,“半夜軍行戈相撥”,以戈相撥寫軍容整肅,“風頭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寫行軍感受。連戰馬都感受到了臨戰的緊張氣氛,“汗氣蒸”,“旋作
冰”對戰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畫,是詩人細致觀察的結果。經過這樣充分的烘托鋪墊后,讀者自然會聯想到:這樣的軍隊,又有誰能敵呢?
B、詩歌還擅長用反襯和夸張手法,極力渲染環境的艱苦,天氣的惡劣,從而反襯出將士的不畏艱難和高昂的愛國熱情。
C、從句式上來看,押奇韻,每三句一換韻,三句之中句句押韻,形成拗峭勁折的音節。似緊鑼密鼓,形成緊張急促的節奏,猶如戰斗進行曲。
邊塞詩都有哪些
1、《銀山磧西館》唐代:岑參
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釋義:
銀山磧口狂風好似利箭,鐵門關西明月有如白練。
雙雙愁淚沾濕戰馬皮毛,颯颯風沙撲打行人臉面。
男兒三十未能建功立業,怎能終日死守筆墨紙硯!
2、《望海潮·上蘭州守》金朝:鄧千江
云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營屯繡錯,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關。鏖戰血猶殷。見陣云冷落,時有雕盤。靜塞樓頭曉月,依舊玉弓彎。
看看,定遠西還。有元戎閫命,上將齋壇。區脫晝空,兜零夕舉,甘泉又報平安。吹笛虎牙間。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靈毅魄,長繞賀蘭山。
釋義:
憑借水氣如云,水勢如雷的黃河天塹,再加之金城湯池的古城,藩古城更顯穩固。營地如錦繡交錯,山形陡削,秦地關河險固,易守難攻。戰后沙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可見到的是戰場煙云慘滲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盤旋,貪饞地注視遍地尸骨。皋蘭城樓頭頂異常明亮,那彎彎的如玉弓般。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歸來。大將軍已經下發通告,說皇上將要設壇拜將。西夏營壘晝夜空空蕩蕩,傍晚時用兜零舉起報平安的烽火。將士悠閑自得,調動軍隊打仗的虎符也閑置不用了。喝著美酒,看著歌兒舞女們的表演。祭奠烈士英靈,日夜守衛著賀蘭山。
3、《白溝行》宋代:王安石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釋義:
白溝河是宋遼交界的邊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遼國使臣的事情。
遼國人常常借口打獵親侵擾邊界,邊界上的駐軍卻不知道點燃烽火發出警報。
邊塞護衛著廣闊的農業生產地區,幽燕兩州韻蠶桑生產又占宿極重要的地位。
可是邊界上的守將對此毫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兒戲,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頗那樣的良將,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4、《遼西作 / 關西行》唐代: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釋義:
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著點點積雪。
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
關外胡人正在放養戰馬,關內漢家將日日征兵。
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濕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
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
轉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
5、《滅胡曲》唐代:岑參
都護新滅胡,士馬氣亦粗。
蕭條虜塵凈,突兀天山孤。
釋義:
封將軍新近消滅了胡人的主力,戰士們和戰馬也都大口地喘著粗氣。
敵人被消滅干凈,邊塞一片蕭索、寥落,險峻的天山依舊那么孤單地高聳屹立。
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詩詞
#詩詞鑒賞# 導語岑參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在盛唐時代,他寫的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下面 就給大家介紹下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詩詞,歡迎閱讀!
1、《送崔子還京》
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
2、《火山云歌送別》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3、《暮秋山行》
疲馬臥長坡,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晨。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4、《登古鄴城》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云殿。
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為誰來。
1、《送嚴維下第還江東》
勿嘆今不第,似君殊未遲。
且歸滄洲去,相送青門時。
望鳥指鄉遠,問人愁路疑。
敝裘沾暮雪,歸棹帶流澌。
嚴子灘復在,謝公文可追。
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詩。
2、《送嚴維下第還江東》
勿嘆今不第,似君殊未遲。
且歸滄洲去,相送青門時。
望鳥指鄉遠,問人愁路疑。
敝裘沾暮雪,歸棹帶流澌。
嚴子灘復在,謝公文可追。
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詩。
3、《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蟬晝夜號。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適在魚鳥,焉能徇錐刀。
孤舟向廣武,一鳥歸成皋。
勝概日相與,思君心郁陶。
1、《先主武侯廟》
先主與武侯,相逢云雷際。
感通君臣分,義激魚水契。
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
2、《郡齋閑坐》
負郭無良田,屈身徇微祿。
平生好疏曠,何事就羈束。
幸曾趨丹墀,數得侍黃屋。
故人盡榮寵,誰念此幽獨。
州縣非宿心,云山欣滿目。
頃來廢章句,終日披案牘。
佐郡竟何成,自悲徒碌碌。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關于“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詞”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zhishi/3563.html
主欄目導航
新增導航欄目
新增導航欄目
熱門知識
熱門詩文
熱門名句
- 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 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 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
-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
- 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 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
-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