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樓外樓對歪詩(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
-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山外青山樓外樓對歪詩,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二奶上街等君侯。
山外青山樓外樓,尼姑洗頭用飄柔。
山外青山樓外樓,你不愛我我發愁。
山外青山樓外樓,姑娘都學非主流。
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
山外青山樓外樓學海無邊苦作舟。
補充
作品原文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白話譯文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春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名家點評
天津師范大學教授左振坤:作者深切地關注著祖國的命運,對沉迷于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復北方失地的南宋統治集團,予以辛辣的諷刺,表現了愛國者對他們的憤恨。這是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名作,為后世廣為傳誦,并常用以鞭笞醉生夢死者。
天津大學劉永生: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用把西湖的美麗和繁華渲染足夠的手法來反村出作者的憤怒與憂慮,效果比平鋪直敘要強烈很多了。
山外青山樓外樓順口溜
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燈紅酒綠何時休,飯罷歌廳摟一摟,再去足療泡半宿,山不移轉山也愁,酒不醉人怎會有。
山外青山樓外樓出自:
題臨安邸
作者:林升【朝代】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游人如癡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此詩第一句點出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臺鱗次櫛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問語氣點出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后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政者縱情聲色,并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游人們”的腐朽本質。
也由此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杰作。
山外青山樓外樓對暗號
接下聯:山外青山樓外樓,晴。
水內秀水晴內晴。
是指一大片水,清澈,且深,平靜,足顯其內秀,
晴內晴,是指天水一色,太陽在上高掛,但照射到水中,如同太陽在里面,也如同晴天一般。
與上聯接,如同一幅美景,令人神往,美!
另外,山與水對,外與內對,山青與水秀。
蘇軾十六件賞心樂事解釋
蘇軾:人生十六件賞心樂事清溪淺水行舟,涼雨竹窗夜話。
暑至臨流濯足,雨后登樓看山。
柳陰堤畔閑行,花塢尊前微笑。
隔江山寺聞鐘,月下東鄰吹簫。
晨興半炷名香,午倦一方藤枕。
開甕忽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
乞得名花盛開,飛來佳禽自語。
客至汲泉煎茶,撫琴聽者知音.
十六賞心樂事是不是蘇東坡說的
蘇軾說的人生十六件賞心樂事
清溪淺水行舟;
微雨竹窗夜話;
暑至臨溪濯足;
雨后登樓看山;
柳陰堤畔閑行;
花塢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聞鐘;
月下東鄰吹蕭;
晨興半炷茗香;
午倦一方藤枕;
開甕勿逢陶謝;
接客不著衣冠;
乞得名花盛開;
飛來家禽自語;
客至汲泉烹茶;
撫琴聽者知音。
二、諷刺官場的詩句
我推薦白居易的新樂府,一共50首,全是揭露官場黑暗的,尤其是賣炭翁這首,想必你也知道
接著上面的
五弦彈
五弦彈,
五弦彈,
聽者傾耳心寥寥。
趙璧知君入骨愛,
五弦一一為君調。
第一第二弦索索,
秋風拂松疏韻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
夜鶴憶子籠中鳴。
第五弦聲最掩抑,
隴水凍咽流不得。
五弦并奏君試聽,
凄凄切切復錚錚。
鐵擊珊瑚一兩曲,
冰瀉玉盤千萬聲。
殺聲入耳膚血寒,
慘氣中人肌骨酸。
曲終聲盡欲半日,
四坐相對愁無言。
座中有一遠方士,
唧唧咨咨聲不已。
自嘆今朝初得聞,
始知孤負平生耳。
唯憂趙璧白發生,
老死人間無此聲。
遠方士,
爾聽五弦信為美,
吾聞正始之音不如是。
正始之音其若何?
朱弦疏越清廟歌。
一彈一唱再三嘆,
曲淡節稀聲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氣,
聽之不覺心平和。
人情重今多賤古,
古琴有弦人不撫。
更從趙璧藝成來,
二十五弦不如五。
蠻子朝
蠻子朝,
泛皮船兮渡繩橋,
來自(商上換崔)州道路遙。
入界先經蜀川過,
蜀將收功先表賀。
臣聞云南六詔蠻,
東連(牛羊)(牛可)西連蕃。
六詔星居初瑣碎,
合為一詔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圣神,
唯蠻倔強不來賓。
鮮于仲通六萬卒,
征蠻一陣全軍沒。
至今西洱河岸邊,
箭孔刀痕滿枯骨。
[天寶十三載,鮮于仲通統兵六萬,討云南王閣羅
鳳于西洱河,全軍覆沒也。]
誰知今日慕華風,
不勞一人蠻自通。
誠由陛下休明德,
亦賴微臣誘諭功。
德宗省表知如此,
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
摩挲俗羽雙隈伽。
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將軍系金(口去)嗟。
異牟尋男尋閣勸,
特敕召對延英殿。
上心貴在懷遠蠻,
引臨玉座近天顏。
冕旒不垂親勞徠,
賜衣賜食移時對。
移時對,
不可得,
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
朝日唯聞對一刻。
驃國樂
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
驃國樂,
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
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
(黃主)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
銅鼓千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
花(髻下換曼)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啟圣人,
臣父愿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皆尊德廣之所及。
須臾百辟詣閣門,
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驃人獻新樂,
請書國史傳子孫。
時有擊壤老農父,
暗測君心閑獨語。
聞君政化甚圣明,
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遠,
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
君如心兮民如體。
體生疾苦心(僭左換忄)凄,
民得和平君愷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
驃樂雖聞君不歡。
貞元之民茍無病,
驃樂不來君亦圣。
驃樂驃樂徒喧喧,
不如聞此芻蕘言!
縛戎人
縛戎人,
縛戎人,
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
詔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
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瘡面多瘠,
扶病徒行日一驛。
朝餐饑渴費杯盤,
夜臥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憶交河,
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
爾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問,
欲說喉中氣憤憤。
自云鄉管本涼原,
大歷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
遣著皮裘系毛帶。
唯許正朝服漢儀,
斂衣整巾潛淚垂。
誓心密定歸鄉計,
不使蕃中妻子知。
[有李如暹者,蓬子將軍之子也。嘗沒蕃中,自云:
蕃法,唯正歲一日,許唐人之沒蕃者,服唐衣冠,
由是悲不自勝,遂密定歸計也。]
暗思幸有殘筋力,
更恐年衰歸不得。
蕃候嚴兵鳥不飛,
脫身冒死奔逃歸。
晝伏宵行經大漠,
云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冢寒草疏,
偷渡黃河夜冰薄。
忽聞漢軍鼙鼓聲,
路傍走出再拜迎。
游騎不聽能漢語,
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江南卑濕地,
定無存恤空防備。
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
涼原鄉井不得見,
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
歸漢被劫為蕃虜。
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寧如一處苦?
縛戎人,
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
漢心漢語吐蕃身。
鄉管:一作鄉貫。
驪宮高
高高驪山上有宮,
朱樓紫殿三四重。
遲遲兮春日,
玉(上秋下瓦)暖兮溫泉溢。
裊裊兮秋風,
山蟬鳴兮宮樹紅。
翠華不來歲月久,
墻有衣兮瓦有松。
吾君在位已五載,
何不一幸乎其中?
西去都門幾多地,
吾君不游有深意。
一人出兮不容易,
六宮從兮百司備。
八十一車千萬騎,
朝有宴飫暮有賜。
中人之產數百家,
未足充君一日費。
吾君修己人不知,
不自逸兮不自嬉。
吾君愛人人不識,
不傷財兮不傷力。
驪宮高兮高入云,
君之來兮為一身,
君之不來兮為萬人。
百鏈鏡
百鏈鏡,
熔范非常規,
日辰處所靈且祗。
江心波上舟中鑄,
五月五日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
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
楊州長吏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
背有九五飛天龍。
人人呼為天子鏡,
我有一言聞太宗。
太宗常以人為鏡,
鑒古鑒今不鑒容。
四海安危居掌內,
百王治亂懸心中。
乃知天子別有鏡,
不是楊州百鏈銅。
靈且祗:一作靈且奇。長吏:一作長史。
楊州長吏手自封:一作鈿函珠匣鎖幾重。
青石
青石出自藍田山,
兼車運載來長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
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
墳土未干名已滅。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
不鐫實錄鐫虛辭。
愿為顏氏段氏碑,
雕鏤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
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若石屹不轉,
死節名流確不移。
如觀奮擊朱(氵此)日,
似見叱呵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謚,
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
骨化為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
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
勸事君。
兩朱閣
兩朱閣,
南北相對起。
借問何人家?
貞元雙帝子。
帝子吹簫雙得仙,
五云飄搖飛上天。
第宅亭臺不將去,
化為佛寺在人間。
妝閣妓樓何寂靜,
柳似舞腰池似鏡。
花落黃昏悄悄時,
不聞歌吹聞鐘罄。
寺門敕榜金字書,
尼院佛庭寬有余。
青苔明月多閑地,
比屋疲人無處居。
憶昨平陽宅初置,
吞并平人幾家地?
仙去雙雙作梵宮。
漸恐人間盡為寺。
飛上天:一作迎上天。
西涼伎
西涼伎,
假面胡人假獅子。
刻木為頭絲作尾,
金鍍眼睛銀貼齒。
奮迅毛衣擺雙耳,
如從流沙來萬里。
紫髯深目兩胡兒,
鼓舞跳粱前致辭。
應似涼州未陷日,
安西都護進來時。
須臾云得新消息,
安西路絕歸不得。
泣向獅子涕雙垂,
涼州陷沒知不知?
獅子回頭向西望,
哀吼一聲觀者悲。
貞元邊將愛此曲,
醉坐笑看看不足。
享賓犒士宴三軍,
獅子胡兒長在目。
有一征夫年七十,
見弄涼州低面泣。
泣罷斂手白將軍,
主憂臣辱昔所聞。
自從天寶兵戈起,
犬戎日夜吞西鄙。
涼州陷來四十年,
河隴侵將七千里。
平時安西萬里疆,
今日邊防在鳳翔。
[平時開遠門外立堠,云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
戍人,不為萬里行,其實就盈數也。今蕃漢使往
來,悉在隴州交易也。]
緣邊空屯十萬卒,
飽食溫衣閑過日。
遺民腸斷在涼州,
將卒相看無意收。
天子每思長痛惜,
將軍欲說合慚羞。
奈何仍看西涼伎,
取笑資歡無所愧!
縱無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涼弄為戲?
八駿圖
穆王八駿天馬駒,
后人愛之寫為圖。
背如龍兮頸如象,
骨竦筋高脂肉壯。
日行萬里速如飛,
穆王獨乘何所之?
四荒八極踏欲遍,
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
黃屋草生棄若遺。
瑤池西赴王母宴,
七廟經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
明堂不復朝諸侯。
《白云》《黃竹》歌聲動,
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
積德累功世勤苦。
豈知才及四代孫,
心輕王業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
能蕩君心則為害。
文帝卻之不肯乘,
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
八駿駒來周室壞。
至今此物世稱珍,
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八駿圖,
君莫愛。
澗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原憲貧:一作黃憲賢。
牡丹芳
牡丹芳,
牡丹芳,
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繡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藥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愿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紅線毯
紅線毯,
擇繭繅絲清水煮,
揀絲練線紅藍染。
染為紅線紅于藍,
織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廣十丈余,
紅線織成可殿鋪。
彩絲茸茸香拂拂,
線軟花虛不勝物。
美人踏上歌舞來,
羅襪繡鞋隨步沒。
太原毯澀毳縷硬,
蜀都褥薄錦花冷。
不如此毯溫且柔,
年年十月來宣州。
宣城太守加樣織,
自謂為臣能竭力。
百夫同擔進宮中,
線厚絲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
千兩絲!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奪人衣作地衣。
[貞元中,宣州進開樣加絲毯。]
杜陵叟
杜陵叟,
杜陵居,
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
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長吏明知不申破,
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
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
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
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里胥方到門,
手持敕牒榜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
虛受吾君蠲免恩。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
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
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
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云外秋雁行,
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
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
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
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
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
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
若見織時應也惜。
賣炭翁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
千余斤,
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母別子
母別子,
子別母,
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
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
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
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
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
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
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
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
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
更有新人勝于汝。
陰山道
陰山道,
陰山道,
紇邏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馬時,
道旁千里無纖草。
草盡泉枯馬病羸,
飛龍但印骨與皮。
五十匹縑易一匹,
縑去馬來無了日。
養無所用去非宜,
每歲死傷十六七。
縑絲不足女工苦,
疏織短截充匹數。
藕絲蛛網三丈余,
回鶻訴稱無用處。
咸安公主號可敦,
遠為可汗頻奏論。
元和二年下新敕,
內出金帛酬馬直。
仍詔江淮馬價縑,
從此不令疏短織。
合羅將軍呼萬歲,
捧授金銀與縑彩。
誰知黠虜啟貪心,
明年馬多來一倍。
縑漸好,
馬漸多。
陰山虜,
奈爾何。
時世妝
時世妝,
時世妝,
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
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
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
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無鬢堆髻樣,
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發伊川中,
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
髻堆面赭非華風。
無鬢:一作垂鬢。
李夫人
漢武帝,
初喪李夫人。
夫人病時不肯別,
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盡念不已,
甘泉殿里令寫真。
丹青畫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殺人。
又令方士合靈藥,
玉釜煎鏈金爐焚。
九華帳深夜悄悄,
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許?
香煙引到焚香處。
既來何苦不須臾?
縹緲悠揚還滅去。
去何速兮來何遲?
是耶非耶兩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
不似昭陽寢疾時。
魂之不來君心苦,
魂之來兮君亦悲。
背燈隔帳不得語,
安用暫來還見違。
傷心不獨漢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見穆王三日哭,
重璧臺前傷盛姬。
又不見泰陵一掬淚,
馬嵬坡下念貴妃。
縱令妍姿艷質化為土,
此恨長在無銷期。
生亦惑,
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
不如不遇傾城色。
陵園妾
陵園妾,
顏色如花命如葉。
命如葉薄將奈何?
一奉寢宮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絲發落叢鬢疏,
紅玉膚銷系裙縵。
憶昔宮中被妒猜,
因讒得罪配陵來。
老母啼呼趁車別,
中宮監送鎖門回。
山宮一閉無開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門到曉月徘徊,
柏城盡日風蕭瑟。
松門柏城幽閉深,
聞蟬聽燕感光陰。
眼看菊蕊重陽淚,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淚無人見,
綠蕪墻繞青苔院。
四季徒支妝粉錢,
三朝不識君王面。
遙想六宮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猶聞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爾軍恩何厚薄?
愿令輪轉直陵園,
三歲一來均苦樂。
鹽商婦
鹽商婦,
多金帛,
不事田農與蠶績。
南北東西不失家,
風水為鄉船作宅。
本是揚州小家女,
嫁得西江大商客。
綠鬟富去金釵多,
皓腕肥來銀釧窄。
前呼蒼頭后叱婢,
問爾因何得如此?
婿作鹽商十五年,
不屬州縣屬天子。
每年鹽利入官時,
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
鹽鐵尚書遠不知。
何況江頭魚米賤,
紅膾黃橙香稻飯。
飽食濃妝倚柁樓,
兩朵紅腮花欲綻。
鹽商婦,
有幸嫁鹽商。
終朝美飯食,
終歲好衣裳。
好衣美食有來處,
亦須慚愧桑弘羊。
桑弘羊,
死已久,
不獨漢時今亦有。
杏為梁
杏為梁,
桂為柱,
何人堂室李開府。
碧砌紅軒色未干,
去年身歿今移主。
高其墻,
大其門,
誰家第宅盧將軍。
素泥朱板光未滅,
今歲官收別賜人。
開府之堂將軍宅,
造未成時頭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
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
心雖甚長計非久。
窮奢極麗越規模,
付子傳孫令保守。
莫教門外過客聞,
撫掌回頭笑殺君。
君不見:
馬家宅,
尚猶存,
宅門題作奉成園。
君不見:
魏家宅,
屬他人,
詔贖賜還五代孫。
[元和四年,詔,特以官錢贖魏征勝業坊中舊宅,
以還其后孫,用獎忠儉。]
儉存奢失今在目,
安用高墻圍大屋。
井底引銀瓶
井底引銀瓶,
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
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
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后園中,
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墻,
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
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
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
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
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
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
慎勿將身輕許人!
官牛
官牛官牛駕官車,
(氵產)水岸邊般載沙。
一石沙,
幾斤重?
朝載暮載將何用?
載向五門官道西,
綠槐陰下鋪沙堤。
昨來新拜右丞相,
恐怕泥涂污馬蹄。
右丞相,
馬蹄踏沙雖凈潔,
牛領牽車欲流血。
右丞相,
但能濟人治國調陰陽,
官牛領穿亦無妨。
紫毫筆
紫毫筆,
尖如錐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
吃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為筆,
千萬毛中揀一毫。
毫雖輕,
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歲貢,
君兮臣兮勿輕用。
勿輕用,
將何如?
愿賜東西府御史,
愿頒左右臺起居。
搦管趨入黃金闕,
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
君有動言直筆書。
起居郎,
侍御史,
爾知紫毫不易致。
每歲宣城進筆時,
紫毫之價如金貴。
慎勿空將彈失儀,
慎勿空將錄制詞。
隋堤柳
隋堤柳,
歲久年深盡衰朽。
風飄飄兮雨蕭蕭,
三株兩株汴河口。
老枝病葉愁殺人,
曾經大業年中春。
大業年中煬天子,
種柳成行夾流水。
西自黃河東至淮,
綠陰一千三百里。
大業末年春暮月,
柳色如煙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
應將此柳系龍舟。
紫髯郎將護錦纜,
青娥御史直迷樓。
海內財力此時竭,
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勢不久,
宗社之危如綴旒。
煬天子,
自言福祚長無窮,
豈知皇子封(左商上換崔右阝)公。
龍舟未過彭城閣,
義旗已入長安宮。
蕭墻禍生人事變,
晏駕不得歸秦中。
土墳數尺何處葬?
吳公臺下多悲風。
二百年來汴河路,
沙草和煙朝復暮。
后王何以鑒前王?
請看隋堤亡國樹。
一本“宗社之危如綴旒。”下多“煬天子,自言歡
樂殊未極,豈知明年正朔歸武德”三句。
草茫茫
草茫茫,
土蒼蒼。
蒼蒼茫茫在何處?
驪山腳下秦皇墓。
墓中下涸二重泉,
當時自以為深固。
下流水銀象江海,
上綴珠光作烏兔。
別為天地于其間,
擬將富貴隨身去。
一朝盜掘墳陵破,
龍槨神堂三月火。
可憐寶玉歸人間,
暫借泉中買身禍。
奢者狼籍儉者安,
一兇一吉在眼前。
憑君回首向南望,
漢文葬在灞陵原。
古冢狐
古冢狐,
妖且老,
化為婦人顏色好。
頭變云鬟面變妝,
大尾曳作長紅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
日欲暮時人靜處。
或歌或舞或悲啼,
翠眉不舉花顏低。
忽然一笑千萬態,
見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猶若是,
真色迷人應過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
人心惡假貴重真。
狐假女妖害猶淺,
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為狐媚害即深,
日長月長溺人心。
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
能喪人家覆人國。
君看為害淺深間,
豈將假色同真色。
黑潭龍
黑潭水深黑如墨,
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
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
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
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
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
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
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
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
豚何辜?
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
九重泉底龍知無?
天可度
天可度,
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見丹誠赤如血,
誰知偽言巧似簧。
勸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婦為參商。
勸君掇蜂君莫掇,
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魚兮天上鳥,
高可射兮深可釣。
唯有人心相對時,
咫尺之間不能料。
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
笑中有刀潛殺人。
陰陽神變皆可測,
不測人間笑是(目真)。
秦吉了
秦吉了,
出南中,
彩毛青黑花頸紅。
耳聰心慧舌端巧,
鳥語人言無不通。
昨日長爪鳶,
今朝大嘴鳥。
鳶捎乳燕一窠覆,
烏琢母雞雙眼枯。
雞號墮地燕驚去,
然后拾卵攫其雛。
豈無雕與鶚?
嗉中肉飽不肯搏。
亦有鸞鶴群,
閑立揚高如不聞。
秦吉了,
人云爾是能言鳥,
豈不見雞燕之冤苦?
吾聞鳳凰百鳥主,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
安用噪噪閑言語。
鴉九劍
歐冶子死千年后,
精靈暗授張鴉九。
鴉九鑄劍吳山中,
天與日時神借功。
金鐵騰精火翻焰,
踴躍求為鏌铘劍。
劍成未試十余年,
有客持金買一觀。
誰知閉匣長思用,
三尺青蛇不肯蟠。
客有心,
劍無口,
客代劍言告鴉九。
君勿矜我玉可切,
君勿夸我鐘可(弗刂)。
不如持我決浮云,
無令漫漫蔽白日。
為君使無私之光及萬物,
蟄蟲昭蘇萌草出。
采詩官
采詩官,
采詩聽歌導人言。
言者無罪聞者誡,
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滅秦興至隋氏,
十代采詩官不置。
郊廟登歌贊君美,
樂府艷詞悅君意。
若求興諭規刺言,
萬句千章無一字。
不是章句無規刺,
漸及朝廷絕諷議。
諍臣杜口為冗員,
諫鼓高懸作虛器。
一人負(戶衣)常端默,
百辟入門兩自媚。
夕郎所賀皆德音,
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遠,
君之門兮九重閉。
君耳唯聞堂上言,
君眼不見門前事。
貪吏害民無所忌,
奸臣蔽君無所畏。
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
群臣有利君無利。
君兮君兮愿聽此,
欲開壅蔽達人情,
先向歌詩求諷刺。
三、怎樣寫打油詩
怎樣寫打油詩
打油詩是一種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詩體,常被用來對社會百態作出嘲弄及譏諷。想要寫出打油詩,只需要記住這三步:
確立主題
一個優秀的打油詩,必須具有一個思想主題,無論是對一件事、一個人、還是一個景,主題盡量要真實。
句尾押韻
打油詩可以不講平仄,也不必字字押韻,但所有句子的尾字需要押韻,這樣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才能被人記住。
語言通俗
打油詩要接地氣,因此打油詩的語言一定要通俗易懂。
打油詩就像是我們小時候的兒歌。比如《丟手絹》傳唱度高的原因就是好記又好唱。
經典打油詩
打油詩和它的來歷
一般人把俚俗的詩稱為“打油詩”,這里有個典故。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后來人們把用語俚俗的詩均稱為打油詩。有趣的是,歷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傳蘇軾長的是馬臉,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難:
前腳未出閨房內,額頭已到華堂前。
蘇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譏道:
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
明初大才子解縉生性滑稽詼諧,機智善變,一次隨朱元璋同出釣魚,朱釣了半天,不見一條魚上鉤,大為光火,解縉忙在一旁恭維: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魚。
直說得朱“龍顏大悅”。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貪圖寶貴,寫了一首打油詩掛在自己書房里表明心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桃花庵里酒中仙。
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清代的鄭板橋也有一首類似的自勉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打油詩多用來嘲諷、戲弄別人。相傳紀曉嵐為某官母親寫壽聯時,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臉上不覺青筋暴露,面色鐵青。紀不慌不忙續道:九天仙女下凡塵。該官員轉怒為喜,連嘆精妙。不料紀大筆一揮,卻是:養兒偏慣去為賊。該官員當即昏蹶在地。手下來弄醒他時,紀又續上一句:偷來幡桃敬母親。再回頭看那官員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狽不堪,恰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同樣的例子還有一個。古代某書生為一陶姓人家祝壽,獻一打油詩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詩的前三句把主家氣得暴跳如雷,結句異峰突起,神來一筆,使祝壽詩滿篇生輝,足見書生運思之妙。
前清才子李調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據云,李在任兩江主考期間,眾士子不服,與李吟詩聯對。比到最后以麻雀為題,各人吟一首詩。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詩。其一云: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其二云:
一個一個又一個,個個毛淺嘴又尖。
毛淺欲飛飛不遠,嘴尖欲唱唱不圓。
莫笑大鵬聲寂寂,展翅長鳴上九天。
眾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繼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雞。李調元含笑不語,揚長而去。
也有寫打油詩的皇帝。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某翰林上書時,將“翁仲”誤作“仲翁”,乾隆順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將“功夫”、“翰林”、“通判”寫作“夫功”、“林翰”、“判通”,這位翰林滿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數一首諷刺一些所謂的詩人的打油詩:
生平不見詩人面,一見詩人丈八長。
不是詩人長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墻?
此詩語言粗俗,譏誚詼諧,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詩人”們無地自容。
打油詩也常用于吹牛。古代一干讀書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噓自己的才學,爭執不下,最后決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現自己才學的詩定高下。一書生技壓“群雄”,勇奪冠軍。其詩云:
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故鄉。
故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與我學文章。
此詩一出,其他書生再無話說。
把打油詩的吹牛功能發揮得登峰造極的當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那個詩界泰斗也寫出“楊家有個楊大媽,今年年紀五十八。身材長得高又大,濃眉大眼闊嘴巴”的“全民皆詩人”的年代里,涌現出了許多“農民詩人”,有四首打油詩當屬“代表作”:
種個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頭。
把它扔進太平洋,地球又多一個洲。
一個稻穗長又長,黃河兩岸架橋梁。
十輛汽車并排走,火車開來不晃蕩。
一頭肥豬大又長,豬身橫跨太平洋。
豬背可以降飛機,豬身成了飛機場。
稻堆堆得圓又尖,社員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湊近太陽吸袋煙。
還有一種特殊的打油詩,整首詩十七字,民間俗稱為“三句半”,這里也有一個故事。相傳古有一書生,自視甚高,恃才放曠,常自詡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實際寫作中,就是一首絕句,也常常在念最后一句時卡了殼,只得匆匆用二個字結束,于是獲得了“三句半”的雅號。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農家姑娘,詩興大發,出口吟道:
夕陽照山莊,走來一姑娘。
金蓮只三寸,橫量。
那農家姑娘一聽,氣得花容變色,叫來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縣官是姓王的,不覺脫口而出:
縣官本姓王,一心當皇上。
咔嚓只一聲,命喪。
經典古代打油詩大全_古代經典有趣的打油詩集錦
打油詩是一種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詩體,因有作者作詩自嘲或自謙,所以稱為“打油詩”。古代經典的打油詩不少,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詩人。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經典古代打油詩,希望對你有用!
經典古代打油詩
打油詩:《雪詩》
唐·張打油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詩便是打油詩的起源。通篇寫雪,但不見一個“雪”字,然而雪的形神躍然,尤其是最后一個"腫"字非常傳神。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后世就把很口語話的詩歌稱為打油詩。
打油詩:《題黃鶴樓》
唐·李白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的名作《登黃鶴樓》,后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抬頭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于是脫口而出這首打油詩,隨后擱筆不寫了。此一段佳話歷來為后人所稱道。
打油詩:《戲杜甫詩》
唐·李白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李白和杜甫,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譽為“詩圣”,是唐代最出色的兩位詩人,他倆的詩或豪情萬丈,或意蘊深邃,但這首“戲杜甫”卻多了些許別樣的輕松與幽默。
打油詩:《竹筍燜肉詩》
宋·蘇東坡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蘇東坡號稱“東坡居士”,盡管仕途不順,屢遭貶黜,但其豪放之情不減,仍快樂地盡享美食,東坡好吃肉,杭州名菜“東坡肉”正式蘇東坡所創制。
打油詩:《猜謎詩》
宋·歐陽修
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據說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吃完飯后,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于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打油詩:《清廉為官詩》
明·徐九經
頭戴烏紗帽,當官不省勁。
平事我不管,專管不平事。
徐九經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為戲劇、影視等很多文藝作品的主人公,為后人廣為傳頌。這首打油詩既表現了他的執政理念,同時也是他清廉為官的真實寫照。
打油詩:《諷“到此一游”詩》
清·孫維奇
粉白墻上狗屁多,不成詩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學,為何當年不登科?
在名勝古跡亂涂亂抹,看來古已有之。據說此詩乃清代舉人孫維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覽,發現塔壁上刻著“×××來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話、臟話等,甚為反感,遂寫下一首打油詩予以辛辣諷刺。
打油詩:《早餐詩》
宋·楊萬里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了這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歷史上寫“打油詩”最多且最出彩的,當屬明代的解縉。
解縉號稱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內閣首輔、《永樂大典》總纂修等。他從小聰穎過人,8歲時已能詩能文。18歲那年,解縉在鄉試中得了第一名解元,當時天下小雨,解縉喜極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縉出口成章作了這首打油詩:
打油詩:《春雨》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聽到解縉隨口吟出的打油詩,大家笑得更歡了。
解縉才華出眾,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厚愛,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縉,便說后宮有位妃子生了個孩子,解縉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吾皇昨夜降金龍。朱元璋說:是位千金。解縉對曰:化作仙女下九重。朱元璋嘆道:可惜死了。解縉緊跟著來了一句:料是人間留不住。朱元璋又道:丟到金水河去了。解縉仍是口若懸河:翻身跳入水晶宮。
還有一次,朱元璋約解縉一起釣魚,皇帝一條都未釣到,解縉卻釣了好幾條,見朱元璋面有不悅,解縉樂呵呵地為朱元璋送上一首打油詩:
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釣拋去永無蹤。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
打油詩歷史由來
由來之一:打油詩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間,以后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唐人張打油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松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
由來之二:中唐時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墻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大官讀罷,頓時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左右將其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了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張再作詩一首。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于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吟道:“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起來,連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終于破例饒了張打油。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后來人們常把這類以俚語俗句入詩,不求平仄對仗的詩作,稱為打油詩。
打油詩的文學價值
打油詩是作者對現實社會、現實生活假丑惡的感應,當然也有對真善美的感應,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會、任何時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會有幽默風趣、冷嘲熱諷的打油詩應運而生。龍成的《新好了歌》云:“本人也盼黨風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職務升三級,權術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黨風好,只有車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換‘奔馳’,特權即刻取消了。”反映了黨內一種奇特現象,對那些口是心非、兩面派干部進行了幽默的諷刺和調侃,讀來可笑而又可惡。黨風有問題,社會風氣也有不正的地方。在改革開放中,曾經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學習之名,行公款旅游玩樂之實,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傳世之作《題臨安邸》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寫了一首“公款歌舞”的剝皮打油詩云:“山外青山樓外樓,公款歌舞幾時休?香風薰得“諸公”醉,九州處處作杭州。”諷刺那些肆意揮霍人民財富的所謂公仆們。
猜你喜歡:
1.不同年代的順口溜大全
2.最全的經典打油詩匯總
3.2017年社會現象經典順口溜集錦
4.最經典的順口溜
5.最全的經典打油詩匯總
下一頁更多精彩“打油詩的
怎么寫打油詩
看到這個題目頗有感觸,答主也是個愛舞文弄墨之人,平時有事沒事胡謅幾句,發發朋友圈樂呵一番,被老婆笑稱“歪詩”。其實很多就是打油詩。
如12年北京大雨,一片澤國,淹死數人。打油云:
帝都一夜雨,浩蕩出平湖。
天堂可安好,從此屁捐無。
考駕照
海上生明月,練車正當時。
不堪蚊子咬,作首打油詩。
還有被本人當做了知乎簽名的自嘲,題名:讀《散宜生詩》,再油
吟成四六漫成癡,猶憶三五少年時。
凡事淺嘗終輒止,向來不意且裁詩。
羞云而立何曾立,子語知之更樂之。
一簞一瓢居陋巷,賢哉回也是吾師。
有人評價說這油打得不低了。答主有點惶恐,自嘲罷了。
新近的行香子·讀老同學朋友圈雞湯,嘆完美人生,大概如此:
路行萬里、詩作千行。閱人百、勝負幾樁。知己三五、兒女成雙。有書一卷、妻一個、酒一缸。
脂須減半,性避乖張。謝今生,福我高堂。坐觀云起,竹澗焚香。恰墨正酣、琴鳴久、曲流觴。
不管是否打油,是否水平高低,外人噴也好,贊也罷,反正都是自己樂呵作品,貴在真實。
觀題主所貼作品,如果只是從打油詩的角度去看,確實寫得不錯了,幽默詼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打油詩的高級水平大概也就如此。比如你的“辦個手續滿廠跑,張口只想把人咬。剛在西頭簽了字,蓋章要往東邊找。”把辦證的艱辛寫得活靈活現。
不信,我們可以和打油詩的開山鼻祖切磋一下:
江天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作者叫張打油,因此有了打油詩得名的由來。該詩寫的是雪,讀完后,凡有過大雪紛飛經歷的人,想必會會心一笑,無不稱贊其形象。
我們稍稍分析下打油詩,不難發現,創作打油詩,不要講太多的格律,也不要什么很美的意境,更不要求“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只要稍稍押韻即可。但也不是什么不管,至少要博君一樂,形象、詼諧是它的本職特征,否則,不能叫打油詩,只能叫錢鐘書所說的“押韻的文件”,或者說披著詩詞外衣的標語。正因有這樣的特質,打油詩堪稱_絲的吐槽神器。
所以,題主你說如何寫好打油詩?回答是:寫打油詩,還要費力地學嗎?根本就不要啊,它本身就是_絲特質,在詩詞里不登大雅之堂,適合自嘲、自黑、各種吐槽,只要稍稍押韻,掌握點平仄保證讀起來朗朗上口就萬事大吉了。如果能做到像魯迅的雜文那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豈不是頂級的頂級水平了么?難道你還想憑借幾首打油詩“立言”乃至為萬事開太平?
但我看題主是有點文藝小情懷的人,在最后說“再讀總覺得不如意,卻又說不出哪里不如意。”因此發問如何寫好打油詩。
還是舉個例子吧,把前面那首鼻祖打油詩跟柳宗元的《江雪》比一比看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同樣是寫雪,都是二十字,為什么后者能成千古絕唱,入選各種唐詩選本、小學生語文課本呢?
一是意境。江、天、雪、人渾融的意境,給人深深的美感。《江天籠統》詩只有形象,沒有意境。
二是人格精神。一切文學皆是人學,漁翁獨釣江雪的精神,這是怎樣一種人生擔當呢?難道不能聯想到屈原的眾人皆醉我獨醒?一個孤獨但又偉岸的漁夫形象是不是浮現在我們眼前?《江天籠統》詩只看到雪,除了驚訝雪之大,看不到詩背后的人格精神。
所以,同樣是寫雪,同樣是二十字,后者我們卻能發掘出更多無窮無盡的東西。這就是唐代的理論家司空圖說的“味外之旨”。也因此,作者總覺的自己的打油詩“不如意”也就不難理解了。作者如果硬要問如何寫好打油詩,請放過它吧,它承載不了那么多內涵。
那如果是如何寫好古典詩詞呢?題目太大,三言兩句講不清,我也不敢說怎么寫。如果請教牛人,想必回答不外乎是:多學、多讀、多作,此外,更重要的是積累情感、積累體驗。正如放翁所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不過鑒于題主帶就一身詼諧本色,還是斗膽指一條路子。學聶紺弩。
聶紺弩是寫魯迅那種嬉笑怒罵的雜文出身,后來半路出家搞起舊體詩詞,依然不改本色:
反省時做
只道生虛五十載,誰知咎犯百千樁。
伸長八尺靈官殿,大喝一聲白虎堂.
天若有頭砍當怕,地雖無底揭也慌。
何人萬縷青絲發,不為昭關一夜霜。
搓草繩
草創文章費琢磨,掌上膝上正反搓。
一雙兩好纏綿久,百轉千回繾綣多。
能將此草繩搓緊,泥里機車定可拖。
天涯此刻憐枯草,堪與羅裙一系么。
柬周婆
龍江打水虎林樵,龍虎風云一擔挑。
邈矣雙飛梁上燕,蒼然一樹雪中蕉。
大風背草穿荒徑,細雨推車上小橋。
老始風流君莫笑,好詩端在夕陽鍬。
女乘務員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
主席詩詞歌宛轉,人民日報誦鏗鏘。
口中白字捎三二,頭上黃毛辮一雙。
兩頰通紅愁凍破,廂中乘客浴春光。
在現代環境中,舊體詩詞已缺乏唐宋時期被國人發揚光大的氣候,但也很欣喜地看到,仍有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人對古典詩詞一往情深,網絡上也有很多高手,題主去詩詞論壇看看吧,想必有所收獲。
關于山外青山樓外樓對歪詩和山外青山樓外樓下一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nbkechao.cn/zhishi/9709.html